大型CNC加工涉及重型设备、高速运动和复杂工艺,安全风险较高,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以下是关键安全注意事项,涵盖人员防护、设备操作、环境管理等方面:
一、人员安全防护
个人防护装备(PPE)
必须穿戴:
防冲击护目镜(防止金属碎屑飞溅)。
安全鞋(防砸、防滑,钢头鞋≥200J抗冲击)。
紧身工作服(避免衣物卷入旋转部件)。
按需佩戴:
防噪耳塞(噪音>85dB时,如铣削铝合金)。
防尘口罩(加工石墨、复合材料时)。
耐高温手套(仅用于搬运工件,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)。
行为规范
禁止倚靠或触摸运动中的机床部件(如主轴、工作台)。
长发必须盘起,首饰、手表等全部取下。
加工过程中严禁擅自离开控制台。
二、设备操作安全
加工前检查
机床状态:
确认急停按钮功能正常。
检查导轨/丝杠润滑是否充足(油量≥80%)。
验证气压/液压系统压力稳定(如夹具压力≥0.5MPa)。
刀具与工件:
刀具装夹长度≤4倍直径,确保夹紧力达标(HSK刀柄需>15kN)。
工件装夹后,手动晃动确认无松动。
程序安全验证
首次运行程序必须进行空刀模拟(关闭主轴和进给)。
使用单段模式低速试切,观察刀具路径是否异常。
设置软限位(比机床硬限位小5~10mm)。
加工中监控
主轴负载监控:异常电流波动(如超过额定值120%)立即停机。
切削液流量≥20L/min,防止高温火花。
严禁徒手清理切屑(需用钩子或专用工具)。
三、大型工件特殊风险控制
吊装安全
使用起重机时,工件重量≤吊具额定载荷的80%。
吊装前检查钢丝绳磨损(断丝数≤总丝数10%)。
工件悬空时,人员撤离至2米外。
装夹防变形
薄壁件需均匀施压(如多点液压夹具)。
铸件/焊接件先释放应力再加工。
四、电气与消防安全
电气安全
定期检查电缆绝缘(阻值>1MΩ)。
紧急断电后,必须等待电容放电完成(≥5分钟)再检修。
防火措施
加工镁合金、钛合金时,配备D类灭火器(严禁用水)。
切削液浓度保持5%~10%(防止细菌滋生导致易燃气体)。
五、环境与应急管理
车间布局
机床间距≥1.5米,通道宽度≥2米(应急逃生要求)。
地面油污及时清理(防滑系数≥0.5)。
应急处理
触电:立即断电,使用绝缘杆移开电源。
机械伤害:按下急停,止血并呼叫医疗支援。
火灾:切断电源,使用干粉灭火器(油类火禁用泡沫)。
六、维护保养安全
停机维护
悬挂“禁止启动”警示牌,并上锁(LOTO制度)。
维修主轴时使用专用支撑架(防止下落)。
刀具更换
确认主轴完全停止(转速显示0rpm)后再操作。
废弃刀具装入专用容器(防止割伤)。
七、培训与管理
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(如ISO 16090认证)。
每季度开展安全演练(包括火灾、机械伤害场景)。
建立隐患报告制度(如导轨异常磨损需48小时内处理)。
大型CNC加工安全的核心是预防为主、规范操作、全员参与。建议将本清单张贴于车间显眼位置,并定期更新补充。遇到不确定的风险时,务必执行“Stop Work”原则,待隐患排除后再继续作业。
热门关键词:大型机械加工、大型龙门CNC加工、大型数控龙门铣加工、龙门磨床加工、镗床加工、大型机架焊接加工